•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签完“自愿放弃”后就反悔,向公司索要高额离职赔偿,看法院精彩点评!

2020-08-14 00:00:00





合同不是儿戏,签之前一定要三思。同时做人要有诚信,诚信原则是合作的基石。


员工签完离职合同就反悔,向公司索要赔偿

许某臣于1992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与北京某电力公司建立劳动关系。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许某臣与竞业人力资源公司(下称竞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电力公司为用工单位。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许某臣与东方人力资源公司(下称东方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电力公司为用工单位。自1992年5月1日入职以来,许某臣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未发生过变化,仅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有变化。

2017年11月30日,东方公司、电力公司、许某臣三方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内容载明:



协议书

甲方为东方公司,乙方为电力公司,丙方为许某臣。自2002年1月起丙方通过甲方派遣在乙方工作,2017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各方知晓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及劳动政策,自愿达成以下协议,本协议未约定的事项,视为各方自愿放弃,不再主张。


协议约定如下:


1、丙方同意2017年11月30日与乙方协商解除劳务派遣关系,同意与甲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由甲方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32000元,具体计算依据:丙方解除劳动合同前 12个月平均工资为1677元,按补偿标准月2000元计算,丙方自2002年1月至乙方工作的年限为15年11个月。此费用最终由乙方承担。


3、支付方式:各方签订本协议后,甲方将由乙方承担的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汇入丙方工资卡账户内。


4、丙方今后不再就解除劳动合同事宜对甲方和乙方提出其他任何主张。



协议签订后,许某臣收到《协议书》中载明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后来,许某臣觉得自己吃亏了,钱拿少了。许某臣认为,离职《协议书》未按照其实际工龄(1992年入职)计算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显失公平。

许某臣认为,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其正常出勤,电力公司未支付其上述期间工资。

于是,许某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支付1992年5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119600元及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工资4000元。

仲裁委对许某臣请求不予支持。许某臣不服,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

1
判令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支付1992年5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119600元;
2
判令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支付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工资4000元。


一审法院:尊重合同,驳回员工要求

一审法院:许某臣在协议中同意不再就解除劳动合同事宜再提要求,现在又告公司要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许某臣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其签字确认的《协议书》明确约定三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就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数额及计算依据等达成一致,许某臣同意不再就解除劳动合同事宜对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提出其他任何主张,该《协议书》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三方均应遵照执行。


许某臣再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法院不予支持。 《协议书》亦明确约定本协议未约定的事项,视为各方自愿放弃,不再主张,许某臣要求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支付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工资,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法院驳回了许某臣的诉讼请求。

《协议书》有违民法基本准则,不应被承认

许某臣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理由如下:

1
《协议书》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显失公平,应当予以撤销;
2
《协议书》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规定;
3

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4

电力公司、东方公司拖欠许某臣部分工资,应该予以支付。



二审法院:遵守诚信原则是双方合作的基石,出尔反尔不予支持

二审法院:《协议书》中明确约定“本协议未约定的事项,视为各方自愿放弃,不再主张”,许某臣再提要求不能支持。

法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前款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许某臣与电力公司、东方公司签订了《协议书》,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及计算依据达成了一致意见,且各方在《协议书》中明确约定“本协议未约定的事项,视为各方自愿放弃,不再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