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定心丸”来了
2020-07-20 00:00:15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号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财税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关情况。
财政部:各级财政已安排资金667.4亿元,疫情防控经费有保障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会上表示,在资金保障方面,截至2月6日下午5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67.4亿元,实际支出284.8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0.9亿元,主要包括:疫情防控专项补助57亿元,含对重点疫区湖北省补助的18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对科研、物资储备等经费也足额作了安排。
目前看,各地疫情防控经费是有保障的,中央财政正在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继续做好经费的保障工作,并管好用好资金。
财政部:新冠肺炎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
余蔚平介绍,截至2月6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十余条财税支持措施。明确患者治疗费用,对确诊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中央财政补助60%;对疑似患者,由就医地制定财政补助政策,中央财政视情给予适当补助。
三方面措施确保政策聚焦疫情防控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余蔚平介绍,2月5日就“保供”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推出一系列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第一个方面是贴息,贴息政策主要是为了对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加大资金支持,支持恢复产能、扩大产能,全力保障物资的供给。财政部联合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首次实施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进行捆绑发力的政策。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收储的政策,为了鼓励企业保质保量增加紧缺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比如N95口罩,比如防护服等等,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给重点生产产品的这些企业一个定心丸。
第三个方面是有关税费方面的政策,比如物资保障供应方面,一方面是对支持重点企业扩大产能,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给予税费的优惠,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底税额,这是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取消单位价值500万元的限制,对扩产能购置的生产设备,都允许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这是鼓励企业购置设备扩大产能。对相关的防疫药品、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加大对药品和疫苗研发的支持。
央行: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 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潘功胜说,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实施优惠贷款利率,加强对重要医用、生活物资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潘功胜说,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开市首日出现大幅调整之后,在过去的几个交易日,股票市场企稳回弹,人民币汇率仍然呈现有升有贬、双向小幅波动的特征。这些表明了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增强,中国金融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有充足资源应对小微企业不良率上升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会上表示,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3.22%,比2018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客观来讲,疫情对小微企业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类小微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预判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但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来看,去年银行业化解了2.3万亿元不良资产,小微企业的不良占比较小,另外银行业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不良率上升。
疫情是暂时的,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来看,不会对金融造成大的影响。
对受疫情影响的群众:灵活调整住房按揭及信用卡还款安排
周亮表示,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对受疫情影响的群众要予以适当的倾斜,比如灵活调整住房的按揭,信用卡的个人信贷的还款安排,保险机构要优先处理新冠肺炎患者客户出险的赔付。
周亮说,为保障金融服务安全和顺畅,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对所有的银行营业网点进行消毒、清洁,确保安全。
再一个合理安排营业的时间,保障基本金融需求和关键设施稳定运行,特别鼓励发挥线上的作用,减少人员到实体网点去办事,便捷方便群众。
对哪些企业有税费优惠?
余蔚平介绍,为控制疫情的蔓延,多地采取了一些管控的措施,对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事关百姓生活的民生行业影响比较大。
此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比如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包括快递、民航等行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的优惠,这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防疫工作者的临时补助和奖金要缴税吗?
余蔚平表示,税费方面,对企业和个人捐赠给予全额的税前扣除。另一方面,免征货物捐赠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有关税费的政策。
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文章来源:人民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