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个税汇算清缴有新变化、北京缴社保需核对这件事、福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22-03-14 00:00:00
一周新政速递
◆ 截至3月13日24时新增确诊病例1437例,其中吉林本土增加895例。
◆ 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谁适用?可以替代核酸检测吗?
◆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圆满闭幕,中国双榜第一!
◆ 3月15日后,无需预约可直接办理汇算清缴。
◆ 中小微企业2022年第一、二季度能缓缴哪些税费?哪些企业可享受?
◆ 2022年全国两会顺利闭幕。
◆ 北京:缴社保的注意!4月1日起,记得核对这件事!
◆ 福建:定了!这笔钱标准上调!
◆ 江苏:3月9日开始强制执行!夫妻双方都可以休假!
01
截至3月13日24时新增确诊病例1437例,其中吉林本土增加895例。
3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37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0例(广东42例,上海16例,浙江9例,广西8例,四川8例,天津5例,山东4例,北京3例,江苏1例,福建1例,河南1例,云南1例,甘肃1例),含2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8例,广东6例,四川6例,河南1例);
本土病例1337例:
吉林895例,其中吉林市453例、长春市430例、四平市7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4例、松原市1例;
山东92例,其中青岛市68例、德州市13例、淄博市7例、滨州市2例、威海市1例、烟台市1例;
广东79例,其中深圳市75例、东莞市2例、广州市1例、中山市1例;
陕西60例,其中宝鸡市45例、西安市14例、汉中市1例;
河北51例,其中廊坊市30例、沧州市19例、邢台市2例;
上海41例,其中闵行区9例、浦东新区7例、静安区6例、嘉定区5例、徐汇区4例、黄浦区3例、青浦区2例、长宁区1例、虹口区1例、金山区1例、松江区1例、奉贤区1例;
天津40例,其中武清区16例、南开区6例、河西区5例、滨海新区4例、津南区3例、红桥区2例、西青区2例、北辰区2例;
江苏16例,其中连云港市12例、常州市3例、宿迁市1例;
甘肃12例,其中兰州市8例、兰州新区4例;
福建10例,均在泉州市;
辽宁9例,其中营口市5例、铁岭市2例、沈阳市1例、盘锦市1例;
黑龙江7例,均在哈尔滨市;
北京6例,其中朝阳区3例、海淀区2例、顺义区1例;
浙江6例,其中杭州市4例、嘉兴市1例、衢州市1例;
重庆6例,均在沙坪坝区;
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
广西3例,均在钦州市。
含7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吉林41例,山东26例,陕西4例,天津2例,上海2例,江苏1例,广东1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22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610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累计确诊病例1633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727例,无死亡病例。
02
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谁适用?可以替代核酸检测吗?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日前已制定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该方案规定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方案还明确了上述三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
根据方案,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的疑似人群。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03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圆满闭幕,中国双榜第一!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于3月1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04
3月15日后,无需预约可直接办理汇算清缴。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正式开始办理。3月16日以后,无需预约即可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直接办理。
2021年度个税汇算3月1日启动以来,税务部门结合2022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在个税汇算工作中推出预约办理服务后,又对“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负担较重的纳税人推出优先退税的举措。
据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在2021年度个税汇算中同时填报了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或填报了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在3月15日前按照预约时间提交退税申请后,均可优先获得退税。3月16日后无需预约,可直接申请办理年度汇算优先获得退税。
05
中小微企业2022年第一、二季度能缓缴哪些税费?哪些企业可享受?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以下简称《公告》),规定的延缓缴纳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包括哪些?
延缓缴纳的税费包括所属期为202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按月缴纳)或者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按季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以及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时缴纳的税费。
《公告》规定可延缓缴纳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包括哪些?
《公告》所称制造业中型企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门类为制造业,且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4亿元以下(不含4亿元)的企业。制造业小微型企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门类为制造业,且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的企业。
《公告》所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也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
06
2022年全国两会顺利闭幕。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1日上午闭幕,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3月10日上午闭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恢复发展。
07
北京:缴社保的注意!4月1日起,记得核对这件事!
3月7日,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度社保对账单的公告》。
提示广大参保人员,凡在2021年内参加了社会保险、且有1个月(含)以上正常缴费记录的人员,4月起即可查询电子版《2021年度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信息对账单》。
(一)及时核对2021年度个人缴费情况
参保人在获得电子版对账单后,请核对2021年度个人缴费情况是否与本人实际情况相符。
需要核对的项目主要有个人参保信息、申报的月缴费工资、各项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及缴费金额等。
(二)获取电子版对账单的方法
自4月1日起,参保人可通过以下方法查询打印2021年度社保对账单:
北京市社会保险权益查询服务网站
“北京人社”APP及微信公众号
“北京通”APP及支付宝、微信、百度APP中的“北京通”小程序
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内的自助服务终端
工商银行北京地区全部营业网点的千余台自助服务终端
(三)获取纸质版及电子邮件版社保对账单的方法
如参保人需邮寄纸质对账单或希望以电子邮件方式获取对账单,请于3月31日前提出申请。
申请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参保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用人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变更。
第二种是参保人可登录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进入“职工个人业务”栏目后,在“申报业务管理”模块下选择“参保人申报变更个人信息”,自主选择对账单获取方式。
08
福建:定了!这笔钱标准上调!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公布福建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22年4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泉州市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领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人均提高约180元。
调整后,泉州市本级、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10年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204元调整到1372元;
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290元调整到1470元;
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376元调整到1568元。
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10年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099元调整到1267元;
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177.5元调整到1357.5元;
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月1256元调整到1448元。
此外,其他以失业保险金标准为计算基数的各项失业保险待遇相应调整。此次调整,将更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09
江苏:3月9日开始强制执行!夫妻双方都可以休假!
3月1日,江苏省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
文字来源:中国政府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务微信、工人日报、新华社、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北京本地宝、中共江苏省委文件、央视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