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汇算清缴要注意这些变化!骗保将重罚,营业执照可跨省通办
2021-02-22 00:00:00
一周新政速递
春节假期正式结束,节后的第一个周一,大家的假期综合征是不是已经好多了呢?新的一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新政,希望为大家的工作带来更多便利,请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 2020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12个变化;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进一步优化。
◆ 最新!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 3月15日前乘火车进京旅客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骗保将重罚!首部医保监管条例5月1日起实施。
◆ 今年起,营业执照可以跨省通办了。
◆ 金税四期再出公告,企业需要注意重视税务事宜合规操作。
◆ 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出炉:共设五个等级。
2020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12个变化;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进一步优化。
2020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12个变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号):
一、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的个人
纳税人在2020年度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1.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2.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3.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退税的。
【提醒】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不包括在免于汇算的情形内。
二、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纳税人
依据税法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主要情形如下:
1. 2020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 2020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 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 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 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 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 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
综合所得收入全年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主要情形如下:
1. 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减除费用(5000元/月);
2. 除工资薪金外,纳税人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适用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等等。
三、办理时间
年度汇算时间是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四、2020年度新的变化
1. 单位代为办理确认:增加电子等方式;
2. 纳税人未与单位确认请其代为办理的,单位不得代办;
3. 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实习生可以要求单位代办;
4. 增加“主要收入来源地”概念;
5. 增加“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
6. 与办理2019年度汇算相关联;
7. 预填服务范围增加:2019年度为两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保险经纪人、证券经纪人),2020年度扩大到工资薪金、所有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全部四项综合所得;
8. 邮寄申报并补税的纳税人可以及时关注申报进度并缴纳税款;
9. 开放网上税务局(网页端)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10. 增加和优化了申报过程中的提示提醒;
11. 手机个人所得税app中关闭了“删除”功能;
12. 手机个人所得税app中设定了可撤销次数的上限。
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进一步优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9号)明确:
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公告》主要优化了两类纳税人的预扣预缴方法:
一是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单位扣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
二是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
也就是说,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其累计收入达到6万元之前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最新!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3例,上海2例,四川2例,北京1例,天津1例,福建1例,湖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河北石家庄:22日起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河北石家庄市2月21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据介绍,自2021年2月22日起,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石家庄各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石家庄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将有序恢复开放。按照预约、错峰、限流的要求,接待游客(观众)数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影剧院、网吧、KTV等文化场所暂不开放。
吉林通化:东昌区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2月21日上午,通化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相关情况。据介绍,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划分、精准防控等工作要求,自2月20日22时起,将东昌区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铁路、公路和航空客运服务有序恢复。倡议影剧院、棋牌室等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场所近期暂不营业,倡议暂时停办各类庆典庆祝、文艺演出等聚集活动,暂时停止餐饮经营场所堂食服务。
黑龙江哈尔滨:23日零时起符合防控要求的电影院、咖啡厅等可有序恢复开放。
自2021年2月18日零时,哈尔滨市全域已降为低风险地区。
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专家评估,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决定,自2月23日零时起,全市经营证照齐全、符合防控要求的电影院、小旅店、咖啡厅可有序恢复开放。电影院严格实施预约、限流、错峰观影,实行网络预约售票,每场上座率不超过50%。
3月15日前乘火车进京旅客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春节假期结束,各地陆续迎来返程高峰,进返京人员需要注意首都疫情防控要求。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不能进京,确需进京的人员须经当地省级疫情防控部门批准,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低风险地区人员:3月15日以前,选乘火车进京旅客须按照购票提示,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车进京。
无有效核酸检测证明的进京旅客,不得检票乘车,可办理退票改签。铁路部门将在车站查验进返京旅客核酸检测证明,不办理到京补票延长业务。
河北省低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及环京地区通勤人员,按照现行进京政策执行。
骗保将重罚!首部医保监管条例5月1日起实施。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起实施。
条例首次明确参保人员义务,若个人以骗保为目的,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复享受医保待遇等,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条例明确要求,医保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今年起,营业执照可以跨省通办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明确了58个事项将在2020年底前实现”跨省通办“,这意味着,今年开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设立、变更、注销不受住所地或者登记地限制了。而且营业执照的遗失补领、换发也不受登记地限制了。
4月起将规范企业经营范围,企业务必小心5个坑。
1. 经营范围顺序不能随便排
2. 经营范围不是越多越好
3. 没考虑核定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