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大幕。
与此同时,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将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 首先, 国内外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 。 一方面,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确诊病例、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根据世卫组织16日公布数据,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超过434万例,死亡人数达到29.7万人; 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地区近期仍发生聚集性疫情。
其次,科研人员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或将长期存在,间歇性地在局部流行,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常态化下,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今年下一阶段如何做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推动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将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另外,中国将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相关决策与趋势也备受世界关注。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如何确定?
当前境外疫情还在蔓延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还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是核心目标。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怎样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包括GDP增速如何设定,就业、收入、环保等方面的任务如何安排等,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1至4月份主要指标仍处在下降区间。
虽然挑战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下半年,围绕如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做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备受关注。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目前,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 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
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正发起最后冲刺??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村。除了要啃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受疫情影响,一些帮扶工作难开展、外出务工受阻、产业扶贫遇到困难。
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从有关部门的安排看, 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强产业扶贫,同时建立防止返贫的工作机制。
下一步,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确保实现目标,为新阶段新航程奠定良好基础,代表委员的相关讨论也将成为重要看点。
坚决打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的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其中,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已经进入决战决胜关键的阶段。
此外 ,生态环境既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正持续有力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百姓收入增加的物质层面,还体现在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对丰富多彩文化生活的需求等精神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