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住院费跨省直接结算基本覆盖全国?新冠特效药来了,职业资格考证新变化......

2021-12-13 00:00:00

一周新政速递


周一,大家又进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为了帮助大家迅速进入状态,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周新政速递,请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 截至12月1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全国已有11亿6248.8万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 我国首个新冠特效药来了!清华大学发布最新研发成果。

◆ 12月15日前完成降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费用降至40元。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基本覆盖所有一至三级定点医院!

◆减税退税缓税多措并举,税收红利精准送达市场主体。

◆ 8项自然资源管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直接取消!

◆ 赶紧了解一下!你的职业资格考证可能有变化!

◆ 这106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被下架!

◆ 全国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娘家”。



01

截至12月1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1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5例,广东5例,广西4例,北京2例,云南2例,吉林1例,江苏1例,浙江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浙江);


本土病例80例(浙江74例,其中绍兴市55例、宁波市14例、杭州市5例;内蒙古5例,均在呼伦贝尔市;陕西1例,在西安市),含2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浙江)。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1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0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047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973例,死亡病例。


02

全国已有11亿6248.8万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截至12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5亿9187.9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1亿6248.8人。


03

我国首个新冠特效药来了!清华大学发布最新研发成果。


12月9日,清华大学发布抗新冠病毒特效药物研发成果。该校医学院教授张林琦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标志着中国拥有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据介绍,特效药能够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中期结果为78%),主要作用以治疗为主。同时,抗体在人体内可存留9至12个月的时间,对预防感染也有一定作用。“特效药与新冠疫苗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在预防和治疗双层面均发挥作用。”


对于特效药的适用人群,张林琦介绍,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其中,青少年(12至17岁,体重≥40kg)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包括一些拥有基础性疾病的感染人群,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都在药品适用人群范围内。


04

12月15日前完成降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费用降至40元。


为将检测筛查的支出控制在可承受水平,争取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之间保持平衡,2021年11月中旬,国家医保局启动第三轮全国联调,指导各地进一步降低公立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价格和费用。

截至目前,共有30个省份先后将单人单检价格降至每人份40元以下(含40元),混检价格降至每人份10元以下(含10元)。按要求,各地将在12月15日前完成降价。

自12月11日起北京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样本价格由58元降低至35元/次,5样本、10样本混合检测价格同步由每样本18元、13元统一降低至8元。此次是北京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的第6次动态调整。

05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基本覆盖所有一至三级定点医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10日举行政策吹风会,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启动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2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基本覆盖了所有一至三级定点医院,实现每个县都有一家以上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累计结算人次已经突破1000万,直接结算率达到60%左右。


06

减税退税缓税多措并举,税收红利精准送达市场主体。

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国税务系统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重大决策部署,减税、退税、缓税多措并举,把税收优惠快速、精准送达亿万市场主体??加力!为了“高质量号”中国经济列车行稳致远。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历经风雨,具有极强韧性的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寒意中的一抹暖色。与此相对应的是,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达970.3万户,亿万市场主体的澎湃活力再次证明了“放水养鱼”的政策智慧与决策远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帮企业渡难关,助经济蓄动能。


07

8项自然资源管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直接取消!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近日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工作实施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取消“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丙级资质认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丙级资质审批”等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乙级资质认定” 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认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甲级资质审批”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优化审批流程;


坚持放管结合、并重要求,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08

赶紧了解一下!你的职业资格考证可能有变化!


(一)压减比例将近一半


优化后的《目录》包含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项(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技能人员13项。职业资格总量比2017年目录减少68项压减比例达49%。


(二)这些职业资格退出


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方面,“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下的“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注册冶金工程师”“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退出目录,从业人员依据行业标准开展技术活动。


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方面,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外,73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


还有就是,人社部门退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实施工作。在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人社部门已不再承担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实施工作。


(三)这些职业资格进入


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方面,新增“精算师”“矿业权评估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在医生资格下设置“职业病诊断医师”子项。新增职业资格项目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确实需要。


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方面,涉及人员资格的行政许可事项作为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纳入目录,新增了“危险货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等准入类职业资格。


(四)原先的证书是否有效?


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是取消职业和职业标准,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评价,而是由职业资格评价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变了评价发证主体和管理服务方式,即: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职业分类、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具体实施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0年7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退出目录前已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作为持证者职业能力水平的证明。


09

这106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被下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12月9日发布通报,11月3日,工信部针对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了公开通报。

截至目前,尚有5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各通信管理局积极开展APP技术检测,截至目前尚有101款APP仍未完成整改。工信部组织对上述共计106款APP进行下架,针对部分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APP,属地通信管理局应对APP运营主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0

全国总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找到“娘家”。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9月,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这是继全总制定《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后,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的又一项重要部署,也是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次全面行动。


文字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健康中国、国家医保局微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工人日报、国务院客户端、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联系易才

想了解更多薪税社保一体化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您身边的易才顾问

或拨打业务咨询热线

400-098-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