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HR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全国各省市平均工资出炉

2021-12-06 00:00:00

一周新政速递


周一,大家又进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为了帮助大家迅速进入状态,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周新政速递,请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 截至12月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如何恢复常态化?钟南山:有两个前提。

◆ 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公布全国各省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公布!包含“人力资源服务人员”等73项职业退出目录。

◆ 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来了!

◆ 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实施首月累计缓缴税费超470亿元。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名认证查询正式上线。

◆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审议通过。

◆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



01

截至12月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2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1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3例(广西9例,上海5例,云南4例,陕西2例,福建1例,山东1例,广东1例);


本土病例38例(内蒙古28例,均在呼伦贝尔市;黑龙江7例,均在哈尔滨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河北1例,在石家庄市),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内蒙古)。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6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25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028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857例死亡病例。


02

如何恢复常态化?钟南山:有两个前提。


当前,新的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的出现,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又增加了诸多变数,也给我国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如何能够恢复常态化?


我国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是全世界最低的,这得益于我们预防为主做在“上游”的战略:社区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钟南山透露自己参加了WHO的一个会议,文件中提出各个国家大致采取了四种手段对待新冠,一个是强力控制,第二个是压制,第三个是遏制,第四个是个别国家不采取任何措施。我国采取强力控制,精细落地到社区动态清零,从去年3月我们已经能很好控制疫情,到现在20个月,我们从恢复经济到复工复学,各方面都是最好的,现在有些国家也在学习中国的这个策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恢复常态化。钟南山提出,这有两个前提


1. 病死率要下降到约等于0.1%,基本是流感的水平,但目前还在1%以上;


2. 复制指数,大约在1-1.5之间。


(二)打“加强针”疫苗有效果吗?


虽然疫苗在防控新冠病毒,特别是在预防重症上效果明显,但钟南山提出,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一个全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还在搜集和观察),所以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加强免疫。拿中国来说,目前已有9631.2万人接受了“加强针”的接种


(三)如何面对新的奥密克戎?


钟南山说,目前在南非等国发生的情况,初步看起来,多数病人症状较轻。


现有疫苗的保护率如何呢,现有抗体对新病毒的中和能力会否降低?钟南山说,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还需要观察。“但不管如何,我们应用这种动态清零的应对方式,并采用进一步精准的防控,对奥密克戎并不害怕。


03

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规定,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


自然人纳税人可以在2021年12月份,将2021年度正常状态且需要在2022年继续由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申报时享受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自行确认到2022年度。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在2022年度有变更,如夫妻间调整子女教育扣除比例等变更,可在确认时直接进行修改。


自然人纳税人可以使用手机登录“个人所得税APP”或者使用电脑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进行确认操作。


0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公布全国各省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以下简称《统计年鉴》),从《统计年鉴》披露的数据来看,近年来,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分别增长8.9%、10.0%、11.0%、9.8%、7.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8.2%、6.8%、8.3%、8.1%、7.7%。


“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增长,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在解读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时表示。


05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公布!包含“人力资源服务人员”等73项职业退出目录。


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含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


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


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外,包含“人力资源服务人员”等73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


精算师、矿业权评估师、职业病诊断医师等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纳入目录


危险货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等涉及人员资格的行政许可事项作为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纳入目录


优化后的目录与2017年相比,职业资格减少了68项,削减49%,对于进一步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6

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来了!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与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了转移接续的适用人员范围、线上和线下申请方式、办理流程、有关待遇衔接等问题。

《暂行办法》指出,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主要适用范围为职工医保制度内转移接续、居民医保制度内转移接续及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跨制度转移接续等三种情况。

《暂行办法》明确,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因跨统筹地区就业、户籍或常住地变动,不得重复参保和重复享受待遇,按照《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07

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国家医保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

本次调整,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从谈判情况看,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71%

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

08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实施首月累计缓缴税费超470亿元。


刚刚过去的11月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实施首月。1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这项政策实施效果显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已累计缓缴税费471.4亿元。


根据规定,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针对年销售额4亿元以下(不含4亿元)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第四季度部分税费,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


延缓缴纳的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除外)、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对于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4亿元以下的中型企业,可延缓缴纳政策规定范围内各项税费金额的50%;对于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可延缓缴纳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全部税费。


09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名认证查询正式上线。


自2021年11月26日起,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用户实名认证查询正式上线。


今后,社会公众访问公示系统将实名注册登录和实名查询。实名注册登录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实名认证服务、短信认证服务、邮箱认证服务、忘记密码、用户注销和用户信息加密等。实名用户访问公示系统后,可以查看企业的全部信息,并享受个性化服务,例如发送报告、信息分析、信息打印,以及个人中心的关注、订阅、异议等功能。


10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审议通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


(一)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加强稳岗培训,健全职工技能培训机制。


(二)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支持。落实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购买用于培训的相关设备,予以税收支持。研究继续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开展稳岗和职业技能培训。


(三)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农民工3000万人次以上。提高面向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


11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


据公安部消息,自12月10日起,电子驾驶证将在全国全面推行,提供在线“亮证”服务。

电子驾驶证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发放,与纸质驾驶证同等效力,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可以在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并可以拓展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

此外,按照统一部署,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公安交管便利措施也将同步在全国推行。

文字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民日报、健康中国、国家医保局微信、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联系易才

想了解更多薪税社保一体化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您身边的易才顾问

或拨打业务咨询热线

400-098-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