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上,用工趋势如何 | 2020劳务用工就业指数报告
2021进入尾声,回首过去的2020年,各企业处境艰难,招聘难、用工难,未来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
注:文章尾部可报名获取完整版报告~
那么,疫情之上,各行各业劳务用工趋势如何?
由易才集团(CTG)提供数据支持,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编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提供协助的《2020年CTG中国(劳务用工)行业就业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如期发布,《报告》至今已连续发布11年。
CTG中国就业指数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行业的一手数据,正好是对政府统计体系的有益补充,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参考,还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行业基本供求信息,为政府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形势、调控经济提供参考。
2021年最新出炉的指数报告发布了2020年全行业用工指数数据,以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四个行业的行业发展情况、用工指数和用工状况。
(一)全年总体劳务用工形势尚好:2020年全年有7个月的劳务用工指数处于稍好区间(110-100),表明总体就业形势尚好。
(二)总体劳务用工形势进一步走弱:2020年有9个月的劳务用工指数弱于2019年,有3个月好于2019年,劳务用工形势继续走弱。
(三)派遣用工指数继续保持低位稳定,代理用工指数有较大下降:2020年,劳务派遣用工指数继续保持2015年以来的低位稳定状态,但代理用工指数则出现大幅下降。
(四)行业分化继续:2020年,制造业劳务用工形势最好,ICT行业劳务用工形势稍好,批零业用工形势稍差,金融业劳务用工形势最差。
2020年,四个行业劳务用工指数月度变化都呈现出受疫情影响的特征,3-8月份四个行业的多数企业都减少了劳务用工。
2020分行业劳务用工指数
1. 2020年CTG劳务用工企业继续增加:2020年CTG劳务用工企业变化延续了2019年的趋势,采用劳务用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现一定的增长势头,但在4月有一定的波动,低于了2019年的用工企业数量,在5月又恢复过来。
2. 私营个体企业占比最大,其他单位增幅最快:2020年,在CTG的全行业客户中,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单位都在使用劳务用工,但客户主体是私营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个体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比重提高,外资/合资企业、国有和集体企业占比下降。
3. 中小企业依然是劳务用工的主体,这种态势继续增强:劳务用工企业的主体是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2020年度,1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比为65.8%,同比增长5.6%;100-499人的企业占比为27.2%,同比增长5.1%。二者合计占到所有劳务用工企业的93%。
4. 华北东北地区企业比重最大,西南西北地区企业数量增长最快:
就不同地区而言:2020年,华东地区劳务用工企业数最多,其占全行业劳务用工数的比重为35.58%;其次为华北/东北地区,其占比为34.62%;华南地区企业比重为17.75%;西南/西北地区的企业数最少,其比重为12.05%。
从增速来看:华南地区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5.79%;华北/东北地区呈现减速趋势,同比减少3.98%。
5. 劳务用工企业集中于一线二线城市:2020年12月,CTG全行业企业客户中55.68%在一线城市,43.17%在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企业同比增长2.89%,二线城市企业同比增长10.41%,三线城市企业同比下降5.90%。
1. 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有所缩小:2020年,全行业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为60人,与2019年相比减少1人,比2018年减少了1人。
2020年内企业劳务用工平均规模的月度之间变化稍大,处于在58-78人之间。
2. 外资合资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最大:就不同所有制而言,2020年度外资/合资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为114人,其次为国有企业为97人,再次为股份制企业为63人,然后为私营个体和其他单位为52人。
3. 企业规模越大,使用的劳务用工的数量越大:就不同规模而言,全行业劳务用工平均规模最大的是大型企业,使用劳务用工平均规模为275人,其次是中型企业为71人,再次是小型企业为33人。总体而言,企业规模越大,使用劳务用工的数量越大。
4. 华北东北地区劳务用工平均规模最大,西南西北地区劳务用工平均规模最小:分地区看,2020年华北东北地区全行业劳务用工单位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最大,大约90人,华东地区为44人左右,华南地区在51人左右。
5. 城市规模越大,企业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越大:分城市类型,2020年一线城市全行业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最大,大约77人,二线城市全行业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平均规模为41,三线城市的平均规模最小,只有25人。
6. 企业代理用工平均规模与派遣用工平均规模都有所下降:2020年,全行业企业代理用工平均规模为60人,派遣用工平均规模为47人,代理用工平均规模高于派遣用工平均规模。
通过对宏观形势及用工历年数据的分析,报告给出了3点建议:
(一)紧急围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开展劳务用工服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疫情总体得到控制,但仍然反复风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人力资源服务形式,如开展共享用工、线上招聘培训、电子合同等,满足疫情影响下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劳务用工需求。应提供应对疫情冲击的人力资源服务预案,以便在疫情反复或其他类似突发状况下服务市场、服务劳动者。
(二)紧急围绕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开展劳务用工服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列风险挑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国家重点发展的新经济、生态环保、养老和托幼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力度开展劳务用工服务,同时把握国家重点调控的金融等领域,调整劳务用工服务结构,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就业优先政策部署,在延续稳就业社会保险政策和职业培训政策的情况下,作为代理用工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招聘等服务。
(三)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做好劳务用工服务:国家颁布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合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对用人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措施,提升服务效能,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劳务用工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服务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和部门。
易才集团发布的《CTG中国(劳务用工)行业就业指数报告》,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行业的一手数据,以期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参考,为从业人员提供行业基本供求信息。
(活动截止到本周五早上9:00)
想了解更多薪税社保一体化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您身边的易才顾问
或拨打业务咨询热线
400-098-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