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精华回顾 | 《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与应对》

2021-09-09 10:00:00

作者 | 资深劳动法专家:王勇老师


最近两年,随着劳动争议案件的大幅增加,员工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HR需要深入了解员工关系领域的政策。


本文节选自易才集团主办的关于《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与应对》主题法律讲座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请到资深劳动法专家王勇律师为与会嘉宾带来精彩分享,王勇律师,深耕劳动法领域15年,对多个行业拥有深度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案例与经验。


以下为演讲精彩内容,enjoy: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劳动案件最新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于2020年12月25号通过2021年1月1号执行,一共是54条。对近20年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汇总。

其中首次提出把《民法典》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础性文件。

总结一下,司法解释的要点

  • 近20年重要司法解析的提炼;
  • 统一裁审尺度的依据;
  • 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的衔接;
  • 进一步加强程序法的重要性;
  • 核心54条精华解析。

劳动合同纠纷的现况

劳动争议在最近几年内迅速增长,体现在:

(一)仲裁、纠纷增长迅

(二)企业犯罪率高、败诉率高

企业为什么败诉率高?主要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运用劳动法。

很多企业辞退员工,使用的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但在实操中,使用这条的企业基本都会败诉。企业该怎么办呢?

案例:员工表现不佳,企业想要辞退他,上级给他绩效打了低分。员工半夜打电话辱骂上级20分钟,被上级录音。此时,公司可以据此给予该员工记过处分,并予以公示。后续,再由此进行调岗、调薪。

因此建议企业可以:尽量少动用解除权、多动用管理权。

(三)劳动案件的主要类型

主要是解除。

因为在招聘、入职、试用期、休假、薪酬、福利、绩效、离职全流程中,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就是员工离职。

员工离职主要包括4个类型:协商解除、员工辞职、企业解雇、劳动合同终止。

离职的主要情形


(一)员工不辞而别

案例:员工在公司工作十几年,向公司请事假两周,获领导批准。员工假期休完后没有回来,人也找不到了。过了两个月,单位停了该员工的工资、 保险、 公积金。员工走了11年后,突然回来要求上班。

企业拿不出相应的材料,能够证明已经与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且与员工签署了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员工可以继续申请履行劳动关系。

企业需要注意,劳动关系解除, 需要有相应的证据:协商的协议书,辞职的辞职信,解雇必须发通知,劳动合同到期。

(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解除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一定是双方行为而非单方行为。即解除协议一定是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共识,至此劳动关系中无其他争议再签字。而非员工口头同意后,单位直接发布通知。

2.协商一致解除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吗?需要看提议主体是谁。是员工则不需要提供赔偿。因此 必须在协议当中明确提议主体。

3.评估仲裁风险。即签署了协商解除协议给完员工补偿之后, 员工还会找你麻烦, 尽量不要签协议, 直接到仲裁。因为可以重新申请仲裁,再次调解,企业还要付钱。特别是在群体实践当中, 一定要走。

4.补偿。例如,企业在给员工补偿时,协议会写甲方单位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但员工在收取经济补偿金后,还可以继续向公司索要加班费、年休假等相关费用。

因此企业在支付补偿时,应该注明:甲方支付乙方现金,该费用为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对价补偿,包括但不限于被结算的法定支付或者是约定支付。

5.双重劳动关系。可能存在双重劳动争议风险。

解除协议书需注明:乙方在此确认本协议第二款约定的一次性对价补偿,包括对乙方在甲方的关联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集团母子分公司等,基于借调关系、 劳动关系等可能获得的全部补偿), 乙方与甲方的关联企业再无任何争议。

(三)员工辞职

员工辞职是不需要单位批准。特殊情形企业需注意。

1.员工被动辞职

员工辞职理由为被动离职,公司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遇到员工辞职理由说明是公司未足额缴纳保险、违反法律法规,那么公司肯定会受到仲裁。

此时,HR要规避风险,需要按操作指引,马上给员工发函。告知员工:你的工资跟单位存在争议, 需要来单位进行协商。操作之后,员工拒绝协商,直接辞职, 要经济补偿金, 这是无效的。

2.基本辞职制度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关键词:办理。办理并非办结。在处理退休、工龄核定等相关工作时,会存有争议。

3.劳动关系确认

公司的保洁、保安、外包员工,在本公司工作,但不属于本公司员工,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如何证明,这些人不是你公司员工。

此处需要3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公司跟保洁公司签的合同

第二个证据:保洁公司跟员工签劳动合同

第三个证据:员工签字的派驻人员身份确认单。因为这是三角的关系,员工确认自己是由其他单位派驻过来的。这个非常关键。


(四)企业解雇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1.合法辞退

合法辞退的重点是,辞退完成后,需要保留好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证据。否则可能面临,员工申请恢复劳动关系。

案例:职工刚被辞退,发现怀孕了。

诉求:恢复劳动关系;自解除之日至恢复之时的工资。最后仲裁完全支持了请求,判了这期间的工资37万,拿完钱,员工还继续跟单位谈离职补偿的问题。

2.过错性解除制度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面对女员工试用期怀孕问题,企业能否辞退员工。可以,但需要证明其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规

这条是企业用最多的。

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有没有规章制度;第二个:有没有违规事实。

违规事实可以使用“违规情况调查申诉单”。该单据,尤其适合员工打架的情形。

全国统计, 因为打架被企业辞退的占到所有案件8%,是常见案例。

案例:酒店里,大堂经理和员工打架,被总经理看到,认定严重违规要辞退。但如果直接调查,可能事后双方均不承认。因此,在辞退员工前,HR需要使用“违规情况调查申诉单”,了解详情,让员工说明相关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3)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这条需要注意重大损害的额度。从实操来讲,3000-5000即可,1万元以上就能构成刑事案件。

(4)严重违规处理程序

第一步:核查,当事人陈述,使用“违规情况调查申诉单”。
第二步:书面检讨确认
第三步:对比规章制度,具体违反哪个条款,应当给予什么处分,如警告, 记过、 记大过、解除。
第四步:下达处罚决定,做到有理有据。


3.非过错性解雇

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基于某些客观原因,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医疗期


医疗期时间:最低3个月,最长24个月,医疗期跟着工龄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刚性保障。员工医疗期满,不能继续工作企业是可以辞退的。


案例:员工工作2年,累计工作10年,3个月医疗期。生病住院做完手术后,3个月医疗期满。此时员工手术很成功,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工作,是否可以辞退。


由于医疗期已满,因此可以辞退。


但是在辞退前,企业需向员工发送《医疗期满复工通知书》。其中需要包含:另行是否安排岗位。同时要做好相关鉴定,确保对病情无争议。


证据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所说的事实,是有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这与哲学上的存在事实不同。所以说打官司要的就是证据。从入职到离职,都需要注意。


(一)入职登记表


1.必须要明确上家公司的离职时间。


原因:员工在什么情况下享受带薪年休假?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


案例


员工在上家公司工作10个月,在本公司,是否可享受年休假。需要看上家单位离职时间。

如果员工在入职前周五离职,本周一入职,那么工作时间是连续的,入职可以享受年休假。

如果员工在周四离职,周一入职,那么由于工作时间不连续,那么需要入职满1年以后才能享受年休假。


总结:上家公司离职时间,决定了员工在本公司首年是否享受年休假。


2.员工的累计工作年限,必须由员工自行填写,不能由HR计算。


原因:医疗期计算。


案例:员工在原单位缴纳社保7年,在本单位工作2年,生病了,应该享受3个月医疗期。员工休假5个月后,公司将其辞退,员工将公司告上法庭。调查发现员工在原单位工作9年,有2年未缴纳社保。因此,员工累计工作11年,应享有6个月医疗期。单位在医疗期内把他辞退了。


3.入职登记表最后的声明与员工确认。


原因:员工写假学历, 单位能否将其辞退?


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关键词:违背真实意思。


所以:合同中,需要注明,乙方如果编造内容, 就视为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 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


4.背调需要员工授权吗?


要在登记表当中明确出来,背调要员工授权。


学习有益,成长有易~

我们期待,与愿意思考的HR共同成长~


点击此处,立即下载课程PPT!